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IDC(國際數據資訊)公佈2012年台灣I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儘管2011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台灣IT市場仍保持動能。

IDC(國際數據資訊)公佈2012年台灣I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儘管2011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台灣IT市場仍保持動能。

2011-12-19

IDC估計2011年台灣IT市場達兩千七百七十七億台幣,其中硬體支出達兩千零五十五億台幣,軟體支出兩百七十三億台幣,資訊服務支出四百四十五億台幣。總體市場較2010年成長8.5%。因應企業成長需求及與技術轉變帶動,IDC預期2012年台灣企業仍將持續增加資訊支出,並導入更多創新的技術建構企業競爭力以回應快速變動的市場。IDC預測2012年台灣IT市場成長將達7.8%,整體市場將受到下列十大趨勢影響:

 

(1))企業市場將積極尋求雲端服務整合方案與委外服務

在近年景氣轉趨保守下,維繫企業核心業務的應用還是需要維護服務支援。不僅如此,由於新技術趨勢、顧客需求及產業規範的新興更替,預計企業將重新檢視業務的優先順序,從而落實業務轉型及核心業務應用的替換來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不論是選擇性的替換模組乃至私有雲架構的整合,企業內不僅需要重組編制以針對不同領域進行管理,不同廠商的產品之間的整合也是艱鉅的工程。IDC認為,未來一年將出現明顯的雲端服務整合方案需求。不僅與構成雲端基本條件相關的網路、伺服器、虛擬化、資安、儲存、系統管理等相關業者將持續建立多方的合作模式;強調整合性與提供單一服務窗口的委外服務也將受到青睞。無論是業者或委外服務者,都必須有明確的雲架構,並調整好自身同時是服務提供者與仲介者的角色,以能在一片雲海中確立自我定位並開創成績。

 

(2)中小企業積極投入帶動公有雲服務市場成長

公有雲市場在過去基礎建設尚未完備,相關服務缺乏,以及業者充滿資訊安全的疑慮下發展腳步緩慢。不過隨著電信業者積極投入基礎建設升級、以及服務與軟體業者陸續推出公有雲服務解決方案後,中小型企業對於投入公有雲服務的態度轉趨積極。尤其在資訊安全、個人資料保護等企業所關心的議題陸續得到解決後,台灣中小企業開始打破以往升級與發展脈絡,針對非核心應用系統,直接採用電信與服務業者所提供之相關公有雲端服務,預計此對未來台灣公有雲市場的成長將有所助益。

 

(3)商業分析與相關服務,將扮演業務創新的關鍵角色

隨著企業資料量持續暴增,商業分析(BA)將持續扮演重要角色。巨量資料(Big Data)時代下,許多非結構化資料(電子郵件、檔案、社交網路記錄、影像、圖片等)也將在技術演進下,成為重要的分析資料來源。將有更多企業將結合本身已經擁有的資料(交易與銷售記錄、客服回應、進貨資料等),以及來自外部的資料(網友回應、社交網站回應),進行分析,並藉此預測未來的營運重心,甚至開創新的業務項目、商業模式。

企業在資料量暴增下,除了面對如何儲存資料的壓力,也必須思考怎麼把資料透過分析變成黃金。惟具備資料分析創意與統計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仍待培養,因而相關的顧問服務需求也會增加,甚至會刺激新商業模式的出現。

 

 

(4) 低價及新應用將帶動智慧型手機下一波成長

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正式在2011年超越傳統手機,在台灣囊括五成以上市佔,預計2012年市場逐步成熟,價格將成為智慧型手機出貨增長速度的重要觀察指標。雖然廠商仍會持續推出高價位的旗艦機種,但預期美金150元以下的機種,將在2012年呈現爆發性的成長,在明年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高成長價位帶。

除了平均單價下滑之外,另一項值得關注的焦點為可支援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的手機將在2012大行其道,除了可預見的利用手機支付大眾運輸費用,利用NFC的相關應用軟體 (App)也可望隨著內建NFC的硬體設備增加,而有更多更精彩的應用,從手機之間的資料傳輸、身份識別、電子票卷、到由定位服務 (LBS)而衍生出的打卡、商店優惠方案等將逐步推出,預計低價化及NFC等新應用將帶動智慧型手機市場持續成長。

 

(5)多媒體平板 與超輕薄筆電邁入競爭新戰場

2010 iPad的推出使得多媒體平板成為市場亮點,接者推出的Ultrabook超輕薄筆電的概念裝置來也為PC市場注入新活力。IDC認為2012年多媒體平板在新版作業系統推出以及價格逐步走滑下將帶來一波新的動能。而Ultrabook在相關廠商積極推動及規劃下,終端售價將更為親民,此將激發更多的消費力道,並為近年來成長動能趨緩的PC市場注入新的能量。 另外,隨者2012Windows 8的問世,Media Tablet在上網功能外將同時具備文書處理能力,預計將有更多的產品將朝向具備鍵盤的插拔式設計發展,此將使得多媒體平板與筆電間的界線日益模糊,2012年各行動裝置之間的競爭也將更加劇烈。       

 

(6)企業行動應用市場開始起飛

隨者行動裝置(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無線網路的逐步普及,企業對於行動性的需求日益提升。由於企業行動化不僅提高組織生產力,強化客戶關係,並大大簡化並加速作業流程,因此行動化需求近幾年有增無減。隨者越來越多行動管理工具,包括MDM(行動裝置管理)以及行動安全方案的出現,企業對於導入行動裝置的疑慮預計將逐步消弭。根據IDC調查,2012企業導入平板的比例將較過去幾年大幅增加,預計2012將是企業行動化市場起飛的重要元年。

 

(7) 安全的「雲」與「端」持續吸睛,法規判例與技術成熟為兩大關鍵

 

雲端運算與行動裝置的興起近年來對企業應用產生極大影響。儘管大多數的企業都同意此趨勢已不可逆轉,但對於其所帶來的新的安全與隱私威脅仍難消疑慮。 雖然目前個資法施行細則草案已如期公佈,但多數企業仍可能因為投資預算緊縮、資安投資短期無法看到投資報酬率(ROI) 、以及尚未有判例等因素,僅先行針對極待補強之處進行投資。IDC 認為,未來台灣市場對資安關注的重點,除了持續受到個資法議題的牽動之外,對於行動裝置興起造成的衝擊,安全的雲如何可能,網路安全與安全裝置未來的角色,以及代管性的安全服務等等都會是企業近期的優先考量。

 

(8) 行動列印市場逐步增溫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行動應用技術日新月異,配合無線網路建構日趨完整,使用者能利用e-mail與各apps開發平台列印所需資料,隨心所欲地在各種環境下滿足其列印需求,實現更友善且便利的行動列印服務。未來行動列印實現使用者的需求以下四項為主:1.不受地點限制利用列印"熱點"實現列印,減少隨身文件負荷。2.文件確認即可列印簽核,降低文件修正往返。3.行動裝置上直接列印無須經過PC傳送,節省列印流程。4.預先下達列印指令或遙控遠端列印,增加工作效率。

 

2012年配備無線網路的印表機將成為推動印表機市場的主力,目前Wi-Fi印表機的出貨數量在2011年已達整個印表機市場的13%,雷射無線印表機出貨相較於去年成長出色且後勢看漲,而內建無線網路將成為噴墨印表機的主要規格,預計2012年整體Wi-Fi印表機在列印市場中將近兩成並持續成長,進而成為行動列印的推手。

 

(9) 使用者介面走向聚合,應用軟體開發商充滿機會與挑戰

自然使用者介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隨著過去5年產品與技術的進展已經使得傳統僅透過鍵盤、滑鼠的輸入方式擴展到控制器體感、多點觸控、無控制器體感、以及語音互動等多元輸入模式。這些透過新的使用介面,將可增加更多可供輸入的資料,進而促進應用軟體的創新,綜合利用不同使用者介面也將為軟體開發商(ISV)帶來新的機會。除了為既有的軟體增加新功能,也可以開創全新形式的軟體,增加軟體產業往不同領域發展的機會。例如醫療資訊系統市場,供問診或模擬手術使用等。NUI也將藉此成為廠商進行產品或服務在市場區隔與差異化策略的利器。IDC認為,NUI將會成為2012年資訊市場的重要新領域,並將同時在應用軟體、硬體裝置與新興商業模式上,引領進一步的市場創新。

 

 (10) 4G LTE技術執照釋出的可行性將為電信市場關注的重頭戲

SmartphoneMediaTablet持續的熱賣使電信業者的行動用戶數於這兩年急速增加,台灣民眾使用3G數據傳輸服務的用戶數正持續增加中。此不僅造成現有提供3G行動上網服務業者在擴增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的速度跟不上用戶數的增加的腳步,也顯現目前的頻寬設施可能無法應付未來快速成長的行動上網熱潮。目前台灣主要電信業者都已展開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LTE(Long Term Evolution)商轉前的連線測試和效能驗證,惟電信營運商礙於現階段尚無法取得政府相關單位釋放可用的頻譜以及3G相關設備的投資仍未完全回本的條件限制下,無法立即提供4G LTE的行動上網服務。IDC認為,在亞太市場主要電信業者皆已開始提供第四代行動通訊服務,以及網路設備不敷使用的態勢刺激下, 4G LTE技術執照發放的法案可能提前成行,以讓國內電信業者能即早進行4G佈建設,我們預期此將是2012年台灣電信市場最受關注的焦點。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仁慈比聰明更重要

 

仁慈比聰明更重要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成大演講時提醒學生,「千萬不要學賈伯斯」,因為賈伯斯的創新能力,有一部分得自天賦,根本學不來。但賈伯斯除了他的聰明和創新之外,可以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例如對員工和對別人的仁慈。

雖然被稱之為最自大的CEO,在重整蘋果公司時也開除了許多人,賈伯斯也有其人性的一面。一位在蘋果工作十八個月的員工的父親突然四肢癱瘓,賈伯斯給了這位員工兩年的有薪假去照顧父親,並提供資金來設計一個癱瘓者可以使用的電腦系統。相對於現在的「無薪假」,相差何止以道里計?

一個小學的伺服器當掉了,裡面有很多重要的軟體,負責的老師很沮喪。回家後太太說不妨寫電郵給蘋果公司試試看,沒想到隔天一大早賈伯斯就交代蘋果的公關和這位老師聯絡,保證一定 會在一天內把問題解決。

聰明是上天給的一個禮物,但仁慈善良是一種選擇。聰明不能學,但仁慈善良可以學。上天給了你聰明,但在人生道路中的各種選擇做出正確決定可能更為重要。如果你自負於你的聰明,如果你被你的聰明所誘惑,它很可能會讓你做了錯誤的選擇。

網路零售大廠亞馬遜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在十歲時就很聰明很會算數,例如算汽車每加侖可以跑幾英哩,每天的雜貨要花多少錢等等。有一天他坐在祖父駕駛的貨車後面,而祖母則坐在前面的乘客座抽菸。

貝佐斯想到一個有關戒煙的廣告,基本上說每抽一次香菸會少掉兩分鐘的生命,於是他又想算一算祖母這樣抽菸會少掉多少時間的生命,經過一番估計和計算後,他頭伸到前座,告訴祖母他的算法,並說祖母這樣一直抽菸,已經少掉了約 九年的生命。

本來貝佐斯以為祖父母會讚許他算數很厲害和很聰明,沒想到祖母卻痛哭起來,貝佐斯慌了,不知該怎麼辦。這時一直沉默的祖父把車停在路旁,並請他出來,貝佐斯以為要挨打了,但祖父只是很平靜地告訴他說:「傑夫,或許有一天你會明白,居心仁慈比耍聰明要困難的多了。」

有位殺手曾說「台灣的教育害了我」,其實台灣的教育不僅放棄了後段班的學生,可能也害了前段班的學生,君不見第一志願的醫學系或法律系的畢業生,有A健保的,法官有受賄的,甚有總統貪錢的。這些人恨的應該是說學校只教我要讀書要考第一,要有競爭力,可是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沒好好教,以致於害我聰明反被聰明誤。

達賴喇嘛說過:「我的宗教信仰非常簡單,就是仁慈。」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也說:「仁慈 是一種聾者可以聽得見,盲者可以看的見的語言。」所有的政治人物,所有科技界和企業界的大老闆,你們聽到了嗎?

(作者為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鴻海想成為全球最大觸控模組廠

鴻海想成為全球最大觸控模組廠

 

提要: 為滿足大客戶蘋果及夏普產品的成長需求,鴻海集團積極搶進觸控面板市場,近期內部敲定由鴻海集團旗下鑫成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曾建瑜,執掌集團觸控面板事業大旗。鴻海集團企圖自TPK宸鴻搶下觸控龍頭寶座,成為「全球最大觸控模組廠」。

 

為滿足大客戶蘋果及夏普產品的成長需求,鴻海集團積極搶進觸控面板市場,近期內部敲定由鴻海集團旗下鑫成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曾建瑜,執掌集團觸控面板事業大旗。鴻海集團企圖自TPK宸鴻搶下觸控龍頭寶座,成為「全球最大觸控模組廠」。

 

奇美電在6月股東會上宣佈回歸面板核心事業,並證實中小尺寸面板、觸控面板事業分割案並未送董事會討論,使原本看好奇美電分拆計畫,強化與鴻海關係的外資希望落空,外資6月賣超奇美電逾5萬張,7月以來賣超逾4萬張。

 

鑫成科技位於四川成都,初期資本額10億元,董事長暨執行長為曾建瑜,鑫成被鴻海集團定位為「全球最大的觸控模組廠」,營收將挑戰「兆元企業」規模。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等不及奇美電遲遲搞不定分割案,決定另起爐灶,傾全力搶攻觸控面板市場,並宣佈要在成都50萬平方米的基地上,打造全球最大的光電園區。其中,被列為首家重點扶植的公司,就是由曾建瑜領軍的觸控面板廠「鑫成科技」。

 

蘋果iPad平板電腦出貨量將達年產7,000萬台的大量,讓鴻海集團不願錯失觸控面板的龐大商機。郭台銘下令,由曾建瑜領軍的鑫成科技,采「一條龍」全方位服務客戶的規劃。初期以滿足蘋果iPad9.7吋觸控面板模組為開端;未來要從面板的cell(灌好液晶的面板半成品)一路做到組裝端。

 

曾建瑜肩付郭台銘交付的重任,率領原奇美電大陸的百餘名幹部轉往鑫成,要打造鑫成為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最大觸控模組廠。

 

同時,鑫成科技所在的鴻海光電園區內,包括觸控面板模組所需的塑件、鐵件、膠框及背光模組等,將全數自給自足,除了少數薄膜材料,大多數的零組件都可自制。

 

這個光電園區內,鴻海集團內擅長玻璃強化及薄化處理的正達國際,也將遷入。曾經是呼聲頗高的觸控面板掌舵者–許庭禎,已不再負責觸控。

 

他原本是鴻元國際投資公司派正達的法人代表,今年621日改由鴻海副總徐榮彬接掌。

 

曾建瑜原是原群創(奇美電)獨立顯示器Stand Alone顯示產品機能處的協理,他原是郭台銘看好的鴻海「新干班」成員之一。唸應用化學的曾建瑜,是業務高手,當年他在鴻海自動請纓到群創做業務,擔任SABU的主管。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變頻器原理

 

變頻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E%8A%E9%A0%BB%E5%99%A8

 

 

變頻器原理 


  自動化在線Autooo.net  

一、基礎知識 
1、概述 
  各國使用的交流供電電源,無論是用於家庭還是用於工廠,其電壓和頻率均200V/60Hz50Hz)或100V/60Hz50Hz),等等。通常,把電壓和頻率固定不變的交流電變換為電壓或頻率可變的交流電的裝置稱作"變頻器"。為了產生可變的電壓和頻率,該設備首先要把電源的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DC)。把直流電(DC)變換為交流電(AC)的裝置,其科學術語為"inverter"(逆變器)。由於變頻器設備中產生變化的電壓或頻率的主要裝置叫"inverter",故該產品本身就被命名為"inverter",即:變頻器,變頻器也可用於家電產品。使用變頻器的家電產品中不僅有電機(例如空調等),還有熒光燈等產品。用於電機控製的變頻器,既可以改變電壓,又可以改變頻率。但用於熒光燈的變頻器主要用於調節電源供電的頻率。汽車上使用的由電池(直流電)產生交流電的設備也以"inverter"的名稱進行出售。變頻器的工作原理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例如計算機電源的供電,在該項應用中,變頻器用於抑製反向電壓、頻率的波動及電源的瞬間斷電。

2. 電機的旋轉速度為什麼能夠自由地改變? 
  r/min電機旋轉速度單位:每分鍾旋轉次數,也可表示為rpm.例如:4極電機 60Hz 1,800 [r/min]4極電機 50Hz 1,500 [r/min],電機的旋轉速度同頻率成比例。

  本文中所指的電機為感應式交流電機,在工業領域所使用的大部分電機均為此類型電機。感應式交流電機(以後簡稱為電機)的旋轉速度近似地確決於電機的極數和頻率。由電機的工作原理決定電機的極數是固定不變的。由於該極數值不是一個連續的數值(為2的倍數,例如極數為246),所以不適和改變該值來調整電機的速度。另外,頻率是電機供電電源的電信號,所以該值能夠在電機的外麵調節後再供給電機,這樣電機的旋轉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製。因此,以控製頻率為目的的變頻器,是做為電機調速設備的優選設備。n = 60f/pn: 同步速度,f: 電源頻率 ,p: 電機極數,改變頻率和電壓是最優的電機控製方法 。如果僅改變頻率,電機將被燒壞。特別是當頻率降低時,該問題就非常突出。為了防止電機燒毀事故的發生,變頻器在改變頻率的同時必須要同時改變電壓,例如:為了使電機的旋轉速度減半,變頻器的輸出頻率必須從60Hz改變到30Hz,這時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就必須從200V改變到約100V?例如:為了使電機的旋轉速度減半,變頻器的輸出頻率必須從60Hz改變到30Hz,這時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就必須從200V改變到約100V。 如果要正確的使用變頻器, 必須認真地考慮散熱的問題。變頻器的故障率隨溫度升高而成指數的上升。使用壽命隨溫度升高而成指數的下降。環境溫度升高10度,變頻器使用壽命減半。因此,我們要重視散熱問題啊!在變頻器工作時,流過變頻器的電流是很大的, 變頻器產生的熱量也是非常大的,不能忽視其發熱所產生的影響。

  通常,變頻器安裝在控製櫃中。我們要了解一台變頻器的發熱量大概是多少. 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 發熱量的近似值= 變頻器容量(KW)×55 [W]在這�, 如果變頻器容量是以�轉矩負載為準的(過流能力150% × 60s) 如果變頻器帶有直流電抗器或交流電抗器, 並且也在櫃子�麵, 這時發熱量會更大一些。 電抗器安裝在變頻器側麵或測上方比較好。這時可以用估算: 變頻器容量(KW)×60 [W]因為各變頻器廠家的硬件都差不多, 所以上式可以針對各品牌的產品. 注意: 如果有製動電阻的話,因為製動電阻的散熱量很大, 因此最好安裝位置最好和變頻器隔離開, 如裝在櫃子上麵或旁邊等。那麼, 怎樣采能降低控製櫃內的發熱量呢? 當變頻器安裝在控製機櫃中時,要考慮變頻器發熱值的問題。根據機櫃內產生熱量值的增加,要適當地增加機櫃的尺寸。因此,要使控製機櫃的尺寸盡量減小,就必須要使機櫃中產生的熱量值盡可能地減少。如果在變頻器安裝時,把變頻器的散熱器部分放到控製機櫃的外麵,將會使變頻器有70%的發熱量釋放到控製機櫃的外麵。由於大容量變頻器有很大的發熱量,所以對大容量變頻器更加有效。還可以用隔離板把本體和散熱器隔開, 使散熱器的散熱不影響到變頻器本體。這樣效果也很好。變頻器散熱設計中都是以垂直安裝為基礎的,橫著放散熱會變差的! 關於冷卻風扇一般功率稍微大一點的變頻器, 都帶有冷卻風扇。同時,也建議在控製櫃上出風口安裝冷卻風扇。進風口要加濾網以防止灰塵進入控製櫃。 注意控製櫃和變頻器上的風扇都是要的,不能誰替代誰。

二、其他關於散熱的問題 
  1.在海拔高於1000m的地方,因為空氣密度降低,因此應加大櫃子的冷卻風量以改善冷卻效果。理論上變頻器也應考慮降容,1000m-5%。但由於實際上因為設計上變頻器的負載能力和散熱能力一般比實際使用的要大, 所以也要看具體應用。 比方說在1500m的地方,但是周期性負載,如電梯,就不必要降容。

  2.開關頻率:變頻器的發熱主要來自於IGBTIGBT的發熱有集中在開和關的瞬間。 因此開關頻率高時自然變頻器的發熱量就變大了。有的廠家宣稱降低開關頻率可以擴容,就是這個道理。

  3.矢量控製是怎樣使電機具有大的轉矩的?

  轉矩提升功能是提高變頻器的輸出電壓。然而即使提高很多輸出電壓,電機轉矩並不能和其電流相對應的提高。 因為電機電流包含電機產生的轉矩分量和其它分量(如勵磁分量)。"矢量控製"把電機的電流值進行分配,從而確定產生轉矩的電機電流分量和其它電流分量(如勵磁分量)的數值。"矢量控製"可以通過對電機端的電壓降的響應,進行優化補償,在不增加電流的情況下,允許電機產出大的轉矩。此功能對改善電機低速時溫升也有效。

三、變頻器製動的情況
  製動的概念:指電能從電機側流到變頻器側(或供電電源側),這時電機的轉速高於同步轉速.負載的能量分為動能和勢能. 動能(由速度和重量確定其大小)隨著物體的運動而累積。當動能減為零時,該事物就處在停止狀態。機械抱閘裝置的方法是用製動裝置把物體動能轉換為摩擦和能消耗掉。對於變頻器,如果輸出頻率降低,電機轉速將跟隨頻率同樣降低。這時會產生製動過程. 由製動產生的功率將返回到變頻器側。這些功率可以用電阻發熱消耗。在用於提升類負載,在下降時, 能量(勢能)也要返回到變頻器(或電源),進行製動.這種操作方法被稱作"再生製動",而該方法可應用於變頻器製動。在減速期間,產生的功率如果不通過熱消耗的方法消耗掉,而是把能量返回送到變頻器電源側的方法叫做"功率返回再生方法"。在實際中,這種應用需要"能量回饋單元"選件。

四、怎樣提高製動能力? 
  為了用散熱來消耗再生功率,需要在變頻器側安裝製動電阻。為了改善製動能力,不能期望靠增加變頻器的容量來解決問題。請選用"製動電阻""製動單元""功率再生變換器"等選件來改善變頻器的製動容量。

  當電機的旋轉速度改變時,其輸出轉矩會怎樣?

  我們經常聽到下麵的說法:"電機在工頻電源供電時(*2)時,電機的起動和加速衝擊很大,而當使用變頻器供電時,這些衝擊就要弱一些"。如果用大的電壓和頻率起動電機,例如使用工頻電網直接供電,就會產生一個大的起動衝擊(大的起動電流 (*3) )。而當使用變頻器時,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和頻率是逐漸加到電機上的,所以電機產生的轉矩要小於工頻電網供電的轉矩值。所以變頻器驅動的電機起動電流要小些。通常,電機產生的轉矩要隨頻率的減小(速度降低)而減些?減小的實際數據在有的變頻器手冊中會給出說明。通過使用磁通矢量控製的變頻器,將改善電機低速時轉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區電機也可輸出足夠的轉矩。當變頻器調速到大於60Hz頻率時,電機的輸出轉矩將降低。通常的電機是按50Hz(60Hz)電壓設計製造的,其額定轉矩也是在這個電壓範圍內給出的。因此在額定頻率之下的調速稱為�轉矩調速. (T=Te,P<=Pe) 變頻器輸出頻率大於50Hz頻率時,電機產生的轉矩要以和頻率成反比的線性關係下降。當電機以大於60Hz頻率速度運行時,電機負載的大小必須要給予考慮,以防止電機輸出轉矩的不足。舉例,電機在100Hz時產生的轉矩大約要降低到50Hz時產生轉矩的1/2。因此在額定頻率之上的調速稱為�功率調速.(P=Ue*Ie)

參考:

*1: 轉矩提升:此功能增加變頻器的輸出電壓,以使電機的輸出轉矩和電壓的平方成正比的關係增加,從而改善電機的輸出轉矩。改善電機低速輸出轉矩不足的技術,使用"矢量控製",可以使電機在低速,(無速度傳感器時)1Hz(對4極電機,其轉速大約為30r/min)時的輸出轉矩可以達到電機在50Hz供電輸出的轉矩(最大約為額定轉矩的150%)。對於常規的V/F控製,電機的電壓降隨著電機速度的降低而相對增加,這就導致由於勵磁不足,而使電機不能獲得足夠的旋轉力。為了補償這個不足,變頻器中需要通過提高電壓,來補償電機速度降低而引起的電壓降。變頻器的這個功能叫做"轉矩提升"*1)。

*2: 工頻電源由電網提供的動力電源(商用電源)

*3: 起動電流當電機開始運轉時,變頻器的輸出電流變頻器驅動時的起動轉矩和最大轉矩要小於直接用工頻電源驅動。

 

[專案管理]誰負責什麼事?快看ARCI表

 

[專案管理]誰負責什麼事?快看ARCI

   

 

在專案進行前,大多需要明確的定義每項工作的負責人,讓專案在進行過程中,可以明確地找到對應的負責人,因為並非每一項工作都是由專案經理直接負責,雖然多數時候專案經理應當對每項工作負絕對責任。

在專案管理中,我們常用的工具是ARCI表,ARCI其實是四個字的縮寫:
A
Accountable,代表當責,對整件事情的成敗負上責任。
R
Responsible,代表負責,通常是負責執行該項工作的人員,負責回報進度與狀況。
C=Consult
,代表諮詢,提供資訊或者諮商,協助工作進行。
I=Informed
,代表知會,會被告知工作的狀況與進度,但不直接負責該項工作。

下方就是一個簡單的ARCI表,在我們的專案中我們多了一個P,代表Participant,一項工作可能有個A,有個R,還有數個P共同完成。
 

有了這份ARCI表,我們可以比較明確的知道每一項工作到底由誰當責、誰負責、誰被諮詢、誰被知會、誰參與共同完成,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專案負責人小蔡,很多項工作他都是A,而其他項不是A也是P,代表著專案負責人應當對多數的工作當責與參與其中,應該謹慎的處理每一項專案工作。

有人曾經說過專案經理應該對每項工作都當責,但這其實並不盡然,許多的工作內容由專案經理來全權負責並不恰當,例如程式開發、系統設計、測試等較具技術專業的工作,專案經理不見得擅長,這類的工作通常交由別人當責會較好,而專案經理則參與其中,並提出他的期望與構想,並透過V&V的驗證機制來確保這些工作的產出如原來所預期。

ARCI
表在實際專案中的運用其實並不普遍,因為大家總是習慣碰到問題就直接找PM來處理,對專案外部由PM來面對是正確的,但在專案內部的管理上,還是該依循ARCI表來執行才能有效地落實專案中的分工

 

當責應用技術:是ARCI,不是RACI

當責應用技術:ARCI,不是RACI

ARCI在早期被稱為RACI,因為,早期廣用於軟體設計業...老闆想到一個好主意,便找來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四人,說明原由及目標,四人就立刻進行了; 到了一個段落,需批核後,才能繼續往下做;於是,老闆找來朱一審核並簽定(Approve),四人於是繼續往下行,老闆又繼續說: 朱一,你既然簽核了,就該負責到底,於是Approve變成Accountable.老闆又說:小事不用來找我,大事可要找我商量;所以,我是你的Consultant...還有,有些人該知道案子進度的,可全要通知到,於是I 就出現了....所以,依序有了RACI...故早期通用RACI....(本文同時發表於 www.emba.com.tw/blog.asp) 



"
當責"(accountability),是一種關鍵觀念,核心價值觀; 會成為一種態度,行為; 也會化成一種具體行動,行動終要致果(get results!)....在這個過程中,當責及其衍生的方法論(methodology),ARCI(阿喜法則), 就變成很重要了...一個很重要的工具.....用以釐清角色與責任(Role and Responsibility),用以有效提升領導力與執行力.
ARCI(阿喜法則),把企業界重要任務的運作,分成四個角色與四種責任,亦即:
A
:是「當責者」; 負責全案最後成敗的重責大任; 沒有藉口,但可承認失敗
R
:是「負責者」; doers,負責分工後許多較小任務的推動,常是專業者
C
:是「被諮詢者」; A的顧問師們, A在決策或執行前必須諮詢者
I
:是「被通知者」; 是其他的相關工作者, A在決策或執行完後必須通告者
ARCI
是美國專案管理師協會(PMI)與英國資訊協會(ITIL), 及無數大小公司(含杜邦、微軟)常用以推動跨部門專案與重大案管理的有力工具, 要對抗的常是: 各大小公司內無所不在的「本位主義」,「山頭主義」---通稱為 "silo"-只管我部門,不管別部門, 老死不相往來的封地主義思想(fiefdom)。我把"silo" 音譯為「賽騾」,你就知道有多難搞了.
ARCI
在早期被稱為RACI,因為,早期廣用於軟體設計業...老闆想到一個好主意便找來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四人,說明原由及目標,四人就立刻進行了; 到了一個段落,需批核後才能繼續往下做,於是,老闆找來朱一審核並簽定(Approve),四人於是繼續往下行,老闆又繼續說: 朱一,你既然簽核了,就該負責到底,於是Approve變成Accountable,老闆又說,小事不用來找我,大事可要找我商量,所以我是你的Consultant...還有,有些人該知道案子進度的,可全要通知,於是I 就出現了....所以,依序就有了RACI...故早期通用RACI

我的台積電朋友跟我說,他們從美國請來的顧問,常要他們填寫RACI表格,以更進一步釐清角色與責任,可惜,填完後,問表格所以然,就問不出背後名堂了.....要了解RACI , 一定要先了解A的真意,...偏偏老美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面對國人也就無從解釋起了
RACI
經過一陣子作業後,大家越來越覺得:A越來越重要了;而且,在許多案子上,A也更主動地積極組隊,協商,計畫,所以,A就很自然跑到前面來,變成ARCI.
所以,如果你是老用者,想辦法改成ARCI,如果,你是新用戶,就請直呼ARCI...英國,美國,都有許多機構改稱ARCI,我在我的顧問區裡推起ARCI也不遺餘力,所以,你不會寂寞的.
跨部門、跨階層、跨公司乃至於跨國專案活動, 是很多企業老闆們心中的痛,有否解決之道?ARCI的技術, 確屬其ㄧ。但, 如果你要真正瞭解並應用ARCI,你一定要先瞭解:什麼是當責。當責來自歐美文化? 不適華人嗎?不然。台灣杜邦公司(他們還是稱RACI)都已執行十幾年了,我在許多國內顧問案中,也深切發現許多大小老闆、大小經理們心中都有相同的感動與感想----很多老闆都跟我說過:「我自己本來就這樣想的,只是沒分析得這麼透徹,沒定義得這麼精準,也沒那麼堅持而已。」

所以,
當責的觀念不是外國來的,而是人類心底深處, 對負責任、對成就感的一種深深吶喊。
ARCI,
則是一種方法論, 讓你角色與責任分明,領導力與執行力不斷提升.

 

 

ARCI在早期被稱為RACI,因為,早期廣用於軟體設計業...老闆想到一個好主意,便找來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四人,說明原由及目標,四人就立刻進行了; 到了一個段落,需批核後,才能繼續往下做;於是,老闆找來朱一審核並簽定(Approve),四人於是繼續往下行,老闆又繼續說: 朱一,你既然簽核了,就該負責到底,於是Approve變成Accountable.老闆又說:小事不用來找我,大事可要找我商量;所以,我是你的Consultant...還有,有些人該知道案子進度的,可全要通知到,於是I 就出現了....所以,依序有了RACI...故早期通用RACI....(本文同時發表於 www.emba.com.tw/blog.asp) 



"
當責"(accountability),是一種關鍵觀念,核心價值觀; 會成為一種態度,行為; 也會化成一種具體行動,行動終要致果(get results!)....在這個過程中,當責及其衍生的方法論(methodology),ARCI(阿喜法則), 就變成很重要了...一個很重要的工具.....用以釐清角色與責任(Role and Responsibility),用以有效提升領導力與執行力.
ARCI(阿喜法則),把企業界重要任務的運作,分成四個角色與四種責任,亦即:
A
:是「當責者」; 負責全案最後成敗的重責大任; 沒有藉口,但可承認失敗
R
:是「負責者」; doers,負責分工後許多較小任務的推動,常是專業者
C
:是「被諮詢者」; A的顧問師們, A在決策或執行前必須諮詢者
I
:是「被通知者」; 是其他的相關工作者, A在決策或執行完後必須通告者
ARCI
是美國專案管理師協會(PMI)與英國資訊協會(ITIL), 及無數大小公司(含杜邦、微軟)常用以推動跨部門專案與重大案管理的有力工具, 要對抗的常是: 各大小公司內無所不在的「本位主義」,「山頭主義」---通稱為 "silo"-只管我部門,不管別部門, 老死不相往來的封地主義思想(fiefdom)。我把"silo" 音譯為「賽騾」,你就知道有多難搞了.
ARCI
在早期被稱為RACI,因為,早期廣用於軟體設計業...老闆想到一個好主意便找來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四人,說明原由及目標,四人就立刻進行了; 到了一個段落,需批核後才能繼續往下做,於是,老闆找來朱一審核並簽定(Approve),四人於是繼續往下行,老闆又繼續說: 朱一,你既然簽核了,就該負責到底,於是Approve變成Accountable,老闆又說,小事不用來找我,大事可要找我商量,所以我是你的Consultant...還有,有些人該知道案子進度的,可全要通知,於是I 就出現了....所以,依序就有了RACI...故早期通用RACI

我的台積電朋友跟我說,他們從美國請來的顧問,常要他們填寫RACI表格,以更進一步釐清角色與責任,可惜,填完後,問表格所以然,就問不出背後名堂了.....要了解RACI , 一定要先了解A的真意,...偏偏老美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面對國人也就無從解釋起了
RACI
經過一陣子作業後,大家越來越覺得:A越來越重要了;而且,在許多案子上,A也更主動地積極組隊,協商,計畫,所以,A就很自然跑到前面來,變成ARCI.
所以,如果你是老用者,想辦法改成ARCI,如果,你是新用戶,就請直呼ARCI...英國,美國,都有許多機構改稱ARCI,我在我的顧問區裡推起ARCI也不遺餘力,所以,你不會寂寞的.
跨部門、跨階層、跨公司乃至於跨國專案活動, 是很多企業老闆們心中的痛,有否解決之道?ARCI的技術, 確屬其ㄧ。但, 如果你要真正瞭解並應用ARCI,你一定要先瞭解:什麼是當責。當責來自歐美文化? 不適華人嗎?不然。台灣杜邦公司(他們還是稱RACI)都已執行十幾年了,我在許多國內顧問案中,也深切發現許多大小老闆、大小經理們心中都有相同的感動與感想----很多老闆都跟我說過:「我自己本來就這樣想的,只是沒分析得這麼透徹,沒定義得這麼精準,也沒那麼堅持而已。」

所以,
當責的觀念不是外國來的,而是人類心底深處, 對負責任、對成就感的一種深深吶喊。
ARCI,
則是一種方法論, 讓你角色與責任分明,領導力與執行力不斷提升.